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驀然回首,畢業已是三年。這三年,在稅務專業服務機構鍛煉,對稅務當然就有點敏感。由于對大學的依戀,讓我時刻關注大學老師的收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投入不斷增加,我國高校教師的個人收入也是大幅度提高。這得益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來自于老師的辛勤付出,老師的收入也不僅僅只有工資,可能還有勞務報酬、稿酬及轉讓知識產權(特許權使用費)等,顯然收入來源已經多元化。我們為老師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想給您提示一下,請注意您的稅務問題。
首先,需要提示您的是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變化對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2019年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關系到稅負的變化和責任的不同。
近日,有位高校教授向我所咨詢上年如果個人全年薪資收入48萬元,專項扣除社保及住房公積金每月9200元,個人所得稅制度未改以前交多少稅?按新制度應交多少稅?
按照原個人所得稅制度,假設這位老師每月平均薪資收入40000元,全年應交個人所得稅為69840元,稅收負擔率14.55%(應交個人所得稅/全年工資薪金收入*100%)計算公式如下:
應交個人所得稅=[(40000-9200-3500)*25%-1005]*12=69840元
個人所得稅負擔率=14.55%
由于新稅制增加了扣除項目——專項附加扣除,為向他提供更加準確的計算結果,我們還了解到,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每月3000元,年度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7800元。具體計算如下:
全年應繳稅額=(480000-9200*12-3000*12-60000)*20%-16920=37800元;
新稅制下相同的收入稅收負擔=37800/480000*100%=7.88%
不比不知道,一比笑一笑。新稅制下,老師的稅負從14.55%降到了7.88%,應納稅額減了差不多一半。其實工資薪金所得新稅制的減稅效果還是明顯的,根據測算工資薪金收入越低,減稅幅度越大,工資收入越高,稅負也越趨于縮小。我們給您準備了一張趨勢圖(如下圖示1),橫坐標是年工資薪金收入,縱坐標是應繳納的稅額,可以一目了然。
圖示1:
上圖舊、新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分別為紅色和藍色,藍色的線永遠低于紅色的線,也就是不管您的工資是多少,在新稅制下,你應納的個人所得稅都小于舊稅制,工薪收入減稅是不爭的事實。
新稅制下,工資薪金的稅收負擔是降低了,但是是不是可以說老師的個人所得稅就減少了呢?還不一定哩。如前所述,老師的收入現在可不僅僅只是工資收入,還會受聘擔任獨立董事,也可能為企業等出謀劃策,還有技術革新,轉讓發明專利等專有技術,也可能有專著發表,還會講學等,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收入,這些收入,根據屬性劃分分別歸屬于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及稿酬所得,合并統稱為綜合所得。新稅制下綜合所得采取“按月或按次預交,年度匯算,多退少補”的辦法,也就是說,年度內取得綜合所得稅的項目收入,是工資薪金的按月預繳,屬于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預繳,由支付人代扣代繳,按年度計算,多預繳退還,少預繳補納。這樣,老師的收入是否納稅負擔就降低了還不一定。
假設張教授2019年度工資薪金收入77.88萬元,擔任一家企業獨立董事,年支付報酬22.42萬元,專利使用權轉讓取得收入5.90萬元,出版專著取得版費11.80萬元,年度綜合所得118萬元,支付單位按月支付上述其他所得,均按規定代扣了稅款。顯然前述收入項目分別屬于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及稿酬所得,按原稅制計算,應交個人所得稅19.28萬元,稅收負擔16.34%,按新稅制計算則應交個人所得稅19.28萬元,稅收負擔16.34%,稅負幾乎是一樣的。
是的,相同的收入分別按新稅制和舊稅制計算,應納稅額相同的收入,我們稱之為新舊稅制無差別點,在上述收入總額和收入結構相同的情況下,新舊稅制無差別點是118萬元,當收入高于118萬元則稅負增加,低于118萬元時稅負降低??匆幌孪旅孢@張趨勢圖(圖示2)就明白了。
圖示2:
明白了新舊稅制對您納稅多少的影響還是不夠的,您還需要知道新稅制下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代扣代繳稅款和您年度匯算清繳的問題。如前所述,當您取得屬于綜合所得的各項收入時,先由支付方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在規定時間內根據具體情況計算全年應交稅款,也就是匯算清繳。具體做法是將屬于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和稿酬所得按規定計入收入總額,減去費用扣除標準、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再減去年度內已經預繳的稅款,向稅務機關辦理年度納稅申報并結清應退或應補稅款。和以前相比,您多了一個責任,就是年度個人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看上去還不是很簡單,當然,您也不必擔心。
首先,不一定非要進行匯算。如果您只在一處供職,年度內有工資薪金所得,學校發工資都已經代扣代繳了,這種情況下,年度匯算清繳應交稅額等于預扣預繳金額,可不用匯算;另外,如果在兩個以上單位供職,供職單位支付工資薪金時都按規定代扣代繳了稅金,也不需要匯算。如果供職單位有未代扣稅款或者兩個以上支付工資的單位都扣除基本費用,那就需要補稅了,應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
其次,如前所述,老師如果有多項收入,由于預繳稅額與按年計算的匯算應交稅額有差異,這個差異在400元以上,應進行匯算。如前所述,張教授2019年度工資薪金收入77.88萬元,擔任一家企業獨立董事,年支付報酬22.42萬元,專利使用權轉讓取得收入5.90萬元,出版專著取得版費11.80萬元,年度綜合所得118萬元,支付單位均按規定代扣了稅款,據此按新稅制計算的年度應交個人所得稅19.28萬元,按規定支付單位代扣預繳15.67萬元,應交稅額比預繳大3.61萬元,應進行匯算并補繳少交的稅款,否則會產生對您不利的法律后果。
有老師可能會問,到底綜合所得多少,預繳和匯算應交稅額是一樣的?其實這是一個綜合所得預繳匯算無差別點的問題,綜合所得在這個無差別點,預繳等于應交,不需要匯算,但是這個點受綜合所得總額、綜合所得收入結構(各項所得占綜合所得的比重)及收入次數等因素的影響。經過測算,如果綜合所得多元化,除工資以外還有其他所得,應交稅額與預交有差異,會補稅或者退稅,也就應當進行匯算。為方便您判斷是否需要匯算,我們測算了年度綜合所得在15萬元至155萬元之間,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及稿酬所得分別為45%、30%、15%及15%情況下,預繳稅款與按年計算稅款的趨勢圖(如圖示3)。
圖示3:
上圖藍線為按年計算的應納稅額,橘紅色線為代扣代繳已預交的稅額,相交叉的點為匯算預繳無差別點,向下的區域為預繳多交的稅款,向上的區域為少交的稅款,多交或者少交的稅款都需要通過匯算清繳辦理退稅或者補稅。
如果初步判斷,您上年的綜合收入應當進行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可以選擇的方式有三種:
其一是自行辦理,這種方式對您的稅務專業能力要求較強,您除了自己專業還需要清楚地了解個人所得稅政策,準確填寫申報表,依法辦理補稅或退稅,這種方式存在較大風險,若申報不當將有可能面臨稅務補繳及各種罰金的風險。
其二通過扣繳義務人代為辦理,但是這種方式不可避免地需要您將各項收入,包括來源于學校以外的收入告知學校財務人員,顯然對您個人的信息保密不利。
其三,您可以委托專業的涉稅機構辦理,這樣既可以節省您的時間,降低您的負擔,又可以對個人信息進行保密,或許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如果您有這方面的需要,您都可以通過掃描以下二維碼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承諾,為您提供最好的服務,對您的一切信息保密。
注:
上述各圖表測算依據及參數設置如下:
各項扣除標準:扣除費用5000元/每月;
專項扣除:個人負擔的三險一金按照規定比例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從1月份開始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為3000元/每月,無其他扣除。
作者單位:甘肅方正稅務師事務所
責任編輯:方斌國
上一篇: 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填報易錯“九提醒”
下一篇: 醫生您好,還請您注意您的稅務問題
Copyright ? 甘肅方正稅務師事務所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隴ICP備15002760號 |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1559號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161號(南關什字民安大廈B塔8樓) TEL:0931-8106136 | 稅管家